Culture 企业文化
旧时江南
梦里水乡
烟波画船飘飞絮
曲岸小桥水悠悠
清风柔雨相思意
吴侬软语曲声醉
明清时期是江南市镇发展繁荣的时期,由于太湖之水顺东南流淌形成的水乡泽国,千百年来孕育出一个个因水而居,因水而富的江南市镇,一个个沉睡中的世外桃园。今天,地处苏州的古镇同里早已成为评论家笔下完整保留了中国江南水乡风貌的一个范本。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见证了古镇千百年来的历史。阳春三月,我有幸来到同里游览,去感受千年古镇同里宁静而又质朴,丰富而又神秘的蕴含。
同里给人的第一印象除了宁静与古朴,便是随处可见的河流与各式临水而建的古桥。水是同里人赖以生存的源泉,桥则是连接水乡人际交往的一根纽带。因水成路,依水成街,环水成镇,傍水成园是它的特色。纵横交错的河流穿镇而过,呈“井”字形的河道,给人一种空间感,条条水巷游人如织,条条河道轻舟荡漾,构成了江南水乡独特的神韵。一座座古桥造型各异,或优雅别致,或玲珑飘逸,巧妙地把小镇融为一体。使水乡同里整个看上去宛如一朵栖身于五湖碧水中的莲花。
即便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蜂拥而至,打破小镇昔日的平静,小小的同里依旧固执地保持着它特有的真实、宁静与安逸。自喧嚣的都市来到静谧的小镇,那份古朴淡雅的色彩使我的心渐渐怡然。
古镇同里的风景可谓是百步一景,景景有韵。因水而筑,粉墙黛瓦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栋的临河水阁,虽历经百年,仍然风采依旧。古镇中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其中最为点睛之处便是“一园、两堂、三桥”了。 “一园”就是指“退思园”。建于清朝光绪年间,落职回乡的官员任兰生花费十万两银子建造的私家庭院。“退思”二字取“退而思过”之意。园主人在有限的空间里精巧安排,集中了江南古典山水宅院的山、池、建筑、藤木、花草,而且春夏秋冬、琴棋书画各景俱全。布局隽巧适度,充满诗情画意。尽显了江南园林的柔雅精美,使得小小的园林给人一种移步换景、千变万化的感觉。“两堂”指的是“崇本堂”和“嘉荫堂”,是小巧玲珑及精雕的华丽宅第的典型代表,两者的木雕艺术俱十分精美。“三桥”指的是“太平桥”、“古利桥”和“长庆桥”,周边地区的群众无论是小孩满月还是喜庆婚嫁,都要到三座桥上走一走,以图吉祥如意。
除此之外,古镇同里更有悠悠几千年所积累下来的深厚文化内涵,无不蕴涵于楼堂深院、宅第园林之中。这片文化的沃土培育了诸如宋朝诗人叶茵,明代大书法家王宠,清代画家陆恢、袁龙等诗文、书法、绘画大家。曾寓居于这里的文化艺术名流更是不胜枚举,给这个江南小镇增添了绚丽斑斓的历史色彩。
小小同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走进同里,如同走进了“红情绿意,小桥流水”的画境。漫步在石板小街,或欣赏黛瓦粉墙的庄重古朴,或陶醉于古建筑的雕梁画柱,或体会古街的明清遗风,胸臆中就会生出无限空明。走在青石小巷,一旁是悠悠流淌的河水,一边是小镇人家的房屋。树荫下栖息着阿婆的茶摊,红茶和绿茶用搪瓷缸泡着,走过的路人如若口渴,几毛钱便能喝个痛快。时不时地,身边会有三五个老人踱步的身影,提醒着一种安闲的生活方式。偶尔一些人家的门前会放置一个简易的小摊,随意摆放着几件自制的手工艺品。还有妇人坐在一旁低头缝制着棉布鞋,看似漫不经心地飞针走线,做出来的活却定是朴而不拙,古色古香的,不由得使人赞叹。
很多时候,我们看当地人是一种别样的风景,而一不小心看风景的我们也成为了他们眼中的画面。
是过客就有离开的一刻,作为一个打马经过的路人,把一份温馨的回忆永远留在了江南的一隅。我会对身边那些终日奔波忙碌的人们说,想要忘却都市的尘嚣与浮躁吗?想感受一种超脱尘世的悠然与宁静吗?那就请到美丽的江南水乡同里来吧!(文∕河北省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石家庄建投天然气有限公司 温陟瞻)
Copyright © 2010-2018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16575号-1 新天绿色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