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48岁的刘仕民,是建投新能源公司张家口区域总经理。时隔两个月再次见面,他明显清瘦了许多,两鬓的银发也增添了不少。刘仕民有严重的腰疾,两个月前刚刚做了手术,尚在恢复阶段。
刘仕民是一个低调谦和的人,也是一个充满故事的人。
“我干工作比较专注,但是时间长了也想挑战下自己。新能源是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大有希望。”
来新能源公司之前刘仕民一直在邢台电厂从事设计和基建工作,并任邢台电厂粉煤灰分公司经理。2005年,新能源公司向他发出了邀请。“我干工作比较专注,但是时间长了也想挑战下自己。新能源是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大有希望。”刘仕民选择了新能源公司。
从邢台电厂的分公司经理到新能源公司基建负责人,角色变化的背后是刘仕民的勇气和担当。这个转变对于已近中年的刘仕民而言,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手头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东西,手下也无人可用,所有的标书都要自己起草。”
2005年底,刘仕民只身一人来到了石家庄,那年他42岁。初来乍到,他还没来得及适应环境就接手了康保风电项目。这是新能源公司启动建设的第一个风电项目。当时筹建处的工作人员总共不到10个,很多人都来自电厂,对于风电这一新鲜事物大家都有些摸不着头绪。刘仕民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必须在五个月之内完成项目招标。
2006年上半年是一段异乎忙碌的时期,工作量的增大使刘仕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手头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东西,手下也无人可用,所有的标书都要自己起草。”刘仕民回忆道,“那几个月过得特别充实,光是施工和设备的标书就有几十个,有的单个标书就有上百页。”招标文件的内容关系到合同签署和工程进度控制,还直接关乎工程质量,“任何一个条款都不能掉以轻心。”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招标工作顺利结束。当年5月,康保风电项目正式动工。
“我们在一起都是现学习、现吸收、现应用。”“这很多场景印象太深刻了,历历在目,永生难忘!”
康保所处的坝上地区最佳施工期只有短短四个月。5月的坝上土地还上着冻,机器开挖异常艰难。刘仕民带领着一帮人开始了没日没夜连轴转的日子,吃住在现场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项目部人手严重不足,而且大家都是第一次参与风电项目建设,“心里确实没底,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工程进展一开始并不顺利,也曾遇到一些技术问题,刘仕民和项目部人员经常连夜开会研究技术攻关方案。“我们在一起都是现学习、现吸收、现应用。”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相继被攻破,为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为确保首台机组基础浇筑万无一失,刘仕民和项目部人员带着面包和矿泉水从中午开始连续14个小时蹲守在现场,直到第二天早上四点浇筑顺利完成才离开。“很多场景印象太深刻了,历历在目,永生难忘!”
那段时间地方关系协调让刘仕民很抓狂。几乎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状况发生,半夜接电话处理事情更是家常便饭。值得刘仕民欣慰的是,他多年带团队的经验和与地方政府打交道的经验都派上了用场。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不是简单事,需要耗费大量的心力,还要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其中滋味想必只有他自己最清楚。有一件事刘仕民至今难忘。工程建设关键阶段,运送变压器的车辆夜间在张北县被扣,刘仕民凌晨两点驱车赶到现场,反复协商后交管部门才将车放行。紧接着,又一个难题摆在他面前。重达70吨的变压器进场安装,必须要经过一条县道,当地交通部门考虑到设备体积大可能对路面造成损坏执意不同意车辆经过,刘仕民与对方多次协调未果。工期要求非常紧,如果设备无法按时进场,后续工作将全部停滞。关键时刻,刘仕民请示公司领导同意,组织施工单位连夜赶修了一条临时路,设备和车辆得以顺利进场。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足见刘仕民当年工作的艰辛与忙碌。
“那时几乎没有休息日,整个工程建设期很多人都没有回过家。一个个都灰头土脸胡子拉碴的,衣服也是脏兮兮的,看上去特别惨。”
“说句实话,康保项目确实干得比较辛苦。每天都要面对工程建设、施工组织、外围协调等众多问题,最多时候有三十几项工作摆在面前,必须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有条不紊地推进。”回首往事,刘仕民感慨地说:“那时几乎没有休息日,整个工程建设期很多人都没有回过家。一个个都灰头土脸胡子拉碴的,衣服也是脏兮兮的,看上去特别惨。”刘仕民说,那段经历对自己是一种历练,他收获了很多,自然也留下了一些遗憾。“虽然尽可能把工作考虑得很细致,但必定是第一次做风电项目,确实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
2006年10月,刘仕民和项目部同事们所有的艰辛和付出换来了康保项目如期建成发电!康保项目作为新能源公司首个风电项目具有示范效应,为今后风电项目的实施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也为公司日后工程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很自豪啊,这四个风场都是一点一滴做起来的,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对每一个山头、风机、盐池子都是有感情的。”
2007年元旦过后,刘仕民又出现在了沧州海兴项目现场。这是新能源公司第一个滩涂风电项目。海边滩涂特殊的地质条件增加了施工难度。为解决基础处理这个技术难题,他带领项目部人员反复研究方案和细节。先从测试桩开始,每一个细微环节都要格外谨慎,待各项技术参数达到标准后再开始大规模施工。有了康保项目的历练,刘仕民在施工管理方面更加得心应手,攻克了施工难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工艺要求高等诸多难关,历时一年多时间圆满完成海兴风电项目建设。
刘仕民忙碌的脚步始终未停歇。2008年10月康保二期项目筹备开工, 2009年9月底建成发电。随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参与到东辛营一期项目。这个项目的总装机容量达到20万千瓦,是新能源公司迄今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项目。东辛营项目以其科学规范的管理和高水平的施工质量,同时荣获行优和国优的荣誉。这个成绩的取得难能可贵,不仅在新天系统企业,就是在建投集团系统企业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短短四年多时间,刘仕民先后参与了四家风场的建设。“我很自豪啊!这四个风场都是一点一滴做起来的,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对每一个山头、风机、盐池子都是有感情的。”刘仕民难掩兴奋地说。前段时间,刘仕民到秦皇岛开会路过沧州,他还专程绕道海兴电场,因为那里留下了太多的回忆。
“张家口作为公司最大的区域,肩上的担子很沉。我要把区域的工作做实、做好,尽量多发电给公司多增效益。”
2011年5月,刘仕民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张家口区域总经理。目前,张家口区域管理着八家风场,随着新风场的陆续投产很快要突破十家。“各家风场不仅办公地点分散,而且公司情况各异,管理体系也有所区别。因此,在管理方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刘仕民始终坚持用人性化的制度和特色企业文化来管理公司,“人情和制度相结合,该分工就分工,该分担就分担。”
常年的奔波劳碌,刘仕民的身体也大不如前。“风场布局分散,长距离坐车自然少不了。而且,风场大多建在自然条件恶劣的风口地区,经常出现场穿戴不注意。”刘仕民患上了严重的腰间盘突出,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直到今年8月,刘仕民的腰疾加重疼痛得无法站立,他才被送进了医院。术后需要一段时间的恢复。在家静养的刘仕民是一个放不下工作的人。“人歇着,工作不能耽误。”他每天电话遥控指挥,甚至把工作例会搬到家里。
刘仕民希望能尽快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他怀揣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张家口作为公司最大的区域,肩上的担子很沉。我要把区域的工作做实、做好,尽量多发电给公司多增效益。”刘仕民说:“一个现场和一家公司不一样,一个小项目和一个大项目也不一样,一家公司和一个区域也是不一样。我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该充电充电,不断完善自己。”
“岁月不饶人啊!身体和精力都不如前些年了,但我对工作的热情依然没有减退!”他特别希望年轻同志快速成长起来,“这些年轻人从能力、水平、处理问题方面都不错,但是缺乏实践。很多经验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才能感悟出来,哪怕多栽些跟头,都是好事!”
转眼间,刘仕民在新能源公司工作已有七年。七年中,他参与建设的风电项目创造了很多新能源公司的“第一”:第一个启动建设的风电项目、第一个滩涂风电项目、第一个单体装机容量20万千万的风电项目、第一个同时荣获行优和国优的风电项目。他也收获了很多荣誉,2010年还被评为河北建投集团劳模。
一路走来,他这样评价自己:“为了公司的发展我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了一些事情,我很欣慰。”
Copyright © 2010-2018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16575号-1 新天绿色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