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股东:
2021年,我国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市场主体紧跟行业政策、经济环境变化,克服了诸多困难,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在国际疫情蔓延、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扬、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逐渐显露及国内疫情多点、多时段散发形势下,能够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实属不易。
一、回顾过去一年,成绩令人鼓舞。
一年来,我们敢于攻坚克难,财务综合指标跨越新台阶。截至2021年底,公司合并总资产达人民币719.1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59.85亿元,利润总额人民币31.28亿元,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7.1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21.60亿元,给各位股东交出了一份良好的答卷。
一年来,我们突出实干为先,生产经营焕发新容颜。截至2021年底,本集团风电和光伏发电业务实现发电量136.35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35.66 %,售电量131.40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39.82%,天然气业务总输气量为41.57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7.30%,售气量38.08亿立方米,较上年增长8.03%。
一年来,我们聚力谋新求变,改革发展增添新动力。公司成功完成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工作,募集资金总额人民币45.96亿元,是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最大的一次股权融资,既满足了近期重点项目的资本金需求,又为公司提升行业影响力,增强持续经营能力奠定坚实基础。公司签订了首单LNG购买和销售长期协议,标志着公司成功打通了天然气上游长期采购渠道。
一年来,我们始终凝心奋进,项目建设迈出新步伐。张家口崇礼风电制氢、沽源西坝、康保大英图等项目实现全部并网发电。公司参股的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正式投产,创造装机容量、储能能力、地下厂房规模和洞室群规模四项世界第一。
一年来,我们注重久久为功,创新管理实现新突破。本集团下属河北天然气无人值守站场改造和自动分输控制系统建设已基本完成,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无人值守和自动分输的省网公司;在中国电力联合会组织的全国风(光)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对标中,本集团获奖场站数量历史性突破17个;《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风电集群智慧调控与高效消纳技术及应用》项目喜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认清当前形势,思变刻不容缓。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成为能源发展的关键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仅意味着节能减排,而是对能源发展方式进行了根本变革,更将成为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一方面,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和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等措施,给行业未来发展带来蓬勃动能。另一方面,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意味着我国能源发展将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发力,不仅要保持量的合理增长,更要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同时,也意味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市场竞争也将愈发激烈,“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强化修炼内功,坚持高质量发展节奏不动摇,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提升发展速度,确保在新一轮的能源竞争中不掉队。
三、展望未来征程,走好赶考之路。
新天的事业薪火相传,新的征程正扬帆起航。当前,我们正处于国家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肩负着新天走好赶考之路的重大使命。我们一定要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在新时代展现出新作为。
展望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内部产业协同优势,重点规划省内风光储多能互补基地项目,持续关注入冀、过冀大通道、大基地项目,积极筹划、主动布局,努力实现规模化发展;大力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力争海上风电再有斩获。同时,紧抓国家在天然气领域改革所创造的战略机遇,不断强化公司在省内清洁能源业务板块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延伸完善产业链条,重点抓好唐山LNG项目码头第一阶段及外输管线建设,形成上中下游各环节均衡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
时代眷顾奋斗者,星光不负赶路人。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久久为功、思变求新,奋力走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赶考之路,再创新天事业发展的“沧桑巨变”。
曹欣
董事长
中国石家庄,2022年3月23日
Copyright © 2010-2018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16575号-1 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